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,药品流通规模庞大,保障药品防伪、维护市场秩序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环节。为应对假药流通、信息追溯难等问题,上海依托物联网、区块链、大数据等前沿技术,构建了全链条药品防伪系统解决方案,实现从生产到终端的精准监管。

一、多技术融合的防伪体系

系统采用“一物一码”技术,为每盒药品生成唯一数字身份证,结合激光雕刻、温变油墨等物理防伪标识,形成双重验证机制。区块链技术则确保药品全生命周期数据不可篡改,生产、流通、销售环节信息实时上链,监管部门与消费者可通过扫码追溯药品来源,杜绝假药混入市场。

二、全流程智能化监管

上海药品监管平台与防伪系统无缝对接,通过AI算法分析药品流向数据,自动识别异常交易行为。例如,若某批次药品频繁出现在非授权区域,系统将触发预警并联动执法部门核查。同时,物流环节采用电子监管码与GPS定位,实现运输过程可视化,防止药品被调包或非法转运。

三、消费者参与的共治模式

系统开发“沪药安”公众查询平台,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药品真伪验证、生产批次、流通记录等信息,并可上传疑似假药线索至监管部门。通过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打假,形成“企业自律、政府监管、社会监督”的协同治理格局。

目前,上海药品防伪系统已覆盖全市90%以上药品生产企业,假药举报量同比下降65%。未来,系统将进一步接入5G+工业互联网,推动药品防伪向智能化、全球化延伸,为全国药品安全治理提供“上海范本”。

分享到: 微信 微博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