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作为农业大市,农资产品质量直接关系粮食安全与农户利益。当前市场上假冒种子、农药、化肥等问题频发,不仅导致作物减产,更损害农户权益。为此,特制定针对性的农资产品防伪系统解决方案,构建 “技术 + 管理 + 服务” 三维防伪体系。

一、核心防伪技术应用

  • 一物一码智能溯源:为每袋种子、每瓶农药赋予唯一加密二维码,关联生产批次、质检报告、经销商信息等数据,存储于成都农资监管云平台。农户扫码即可查看全链路信息,同时系统自动记录查询轨迹,便于追踪窜货行为。

  • 物理防伪双重保障:采用温敏变色标签,遇手温后显现隐藏的 “蓉农” 专属标识;在化肥包装袋内侧印纳米级荧光纤维,紫外灯下可见专属图案,双重物理特征大幅提升仿制门槛。

  • RFID 芯片精准管理:对高价值种子、进口农药等产品,内置超高频 RFID 芯片,记录产品存储条件、运输温度等动态数据。监管部门通过手持终端,可快速核验产品真伪与流通状态。

二、分阶段实施流程

  • 试点推广阶段(1-3 个月):选取成都平原区 10 家重点农资企业,优先在水稻种子、高毒农药产品上应用二维码溯源系统,同步培训经销商操作流程,建立企业专属防伪管理后台。

  • 全面覆盖阶段(4-6 个月):将防伪系统推广至全市 200 余家规模农资企业,接入成都农业农村局监管平台,实现生产、流通、销售数据实时共享,对异常查询数据自动预警。

  • 优化升级阶段(7-12 个月):结合农户反馈,升级扫码验证功能,新增方言语音讲解、使用指导视频等服务;开发农户维权通道,扫码可直接提交假冒产品举报信息。

三、多方协同保障机制

  • 政企联动监管:联合市场监管、农业农村部门,定期开展防伪系统使用核查,对未落实防伪措施的企业责令整改,对制假售假行为依法严惩。

  • 农户宣传培训:在乡镇集市、农资门店设置宣传点,通过发放手册、现场演示等方式,教会农户识别防伪标识,年均计划培训农户 5 万人次。

  • 企业激励政策:对积极应用防伪系统的农资企业,优先纳入政府采购推荐名单,给予年度农资补贴倾斜,降低企业防伪成本。

通过该方案实施,可实现成都农资产品防伪覆盖率达 90% 以上,假冒产品投诉率下降 60%,切实守护农户 “钱袋子” 与田间 “丰收路”,为成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。

分享到: 微信 微博 QQ